夜深人静,厨房里忽然传来一阵不该有的嘀嗒声,像谁在拧着水龙头,却又没完全拧紧。你心里咯噔一下,走过去一看——哎哟,我的妈呀!燃气热水器那根细细的、平时老实巴交的气管子,怎么湿漉漉的?甚至,你凑近一听,里头好像还有水流动的声音?或者,干脆就看见几滴水珠,沿着管壁,不紧不慢地往下爬。那一瞬间,脑子里就一个念头:完了,热水器气管进水了,这可怎么办?
别慌,真的别慌!我懂那种手足无措的感觉,毕竟燃气这东西,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。但越是这种时候,越得稳住,乱七八糟地瞎折腾,那才真能出大问题。听我这个老跑工地、摸过无数根水管气管的老手说几句实在话。

第一件事,也是最最要命的一件事:赶紧断电,然后关气阀。
这比什么都重要。你可能觉得我在说废话,但真的,很多人一着急,就光盯着那几滴水,忘了最基本的安全。先去把热水器的电源插头拔了,或者直接拉掉那个回路的空开。接着,找到家里的燃气总阀门,把它关死。务必!这是给你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,不让危险进一步扩大。别问我为什么,安全第一,这道理你总明白吧?
好了,现在安全措施做足了,咱再来细细瞧瞧这“水”到底是个什么鬼。
你说气管进水,但具体是哪种“进水”?这中间学问可大了。
-
是不是冷凝水在作怪? 这事儿最常见,也最容易被人误以为是“进水”。你想啊,冬天或者湿度大的时候,外面气温低,燃气管里流动的天然气也挺冷的。但厨房里呢?水汽蒸腾,温度相对高。冷空气碰到暖湿空气,管壁上就很容易形成一层薄薄的水珠,就是我们常说的冷凝。尤其是一些暴露在外的金属管,那水珠凝结起来,看着就跟管子漏水似的,其实不是。这时候,你可能只是看到管子外面湿了,或者摸起来凉凉的、潮潮的。这种情况,一般问题不大,擦干就行,平时注意通风。
-
有没有可能是其他地方漏水,误打误撞“沾”到了气管上? 比如水龙头漏水、水管接头渗水,或者楼上邻居家的水渗下来,正好滴在了燃气管附近。这种“躺枪”的情况并不少见。你得仔细观察,水是从燃气管的哪个位置冒出来的?是管道本身,还是管道旁边的其他物件?顺着水流的痕迹往上找,看看源头到底在哪。要是发现是别的水管漏了,那恭梨子你得赶紧修水管,而不是燃气管了。
-
最坏的情况,也是最少见的:水真的进了燃气管内部。 如果真是这样,你会听到明显的潺潺水声,甚至能看到水珠顺着管子往里流,或者从接头处冒出来。这种,就非常非常要命了。燃气管里有水,轻则影响燃气输送,导致燃烧不充分、熄火,热水器罢工;重则,水与燃气混合,形成更危险的状况,甚至腐蚀管道,留下巨大隐患。
如果你排除了冷凝水和外部滴漏的可能,感觉真是水进了燃气管内部,那我的建议只有一个字:请!师傅!
没错,赶紧打电话给燃气公司或者专业的家电维修师傅。别想着自己动手去拧螺丝、拆管子。咱们普通人,没那经验,没那专业的工具,更没那对燃气安全的深刻认知。天然气这玩意儿,无色无味(加了臭味剂是为了安全),一旦处理不好,后果不堪设想。
我有个街坊,老王头,就前两年,也是热水器气管出了点毛病,他非觉得自己年轻时修过拖拉机,这点小东西不在话下。结果呢,自己一通乱拆,管子没弄好,还把接头处给拧滑了,最后搞得满屋子煤气味儿,吓得他老婆孩子半夜从家里跑出来,差点报警。幸好燃气公司的师傅来得及时,不然真不知道会怎样。所以,专业的事,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,这是对自己,对家人最大的负责。
那,怎样才能从源头上避免这种“惊魂一刻”呢?
其实,预防永远胜于事后补救。
- 安装要规范: 新装热水器的时候,就得盯着师傅把燃气管路弄好。该用不锈钢波纹管就用波纹管,接头要牢固,还要有适当的坡度,万一有点什么,水也能顺着流出去,不至于积在管子里。
- 定期检查: 自己在家,也可以时不时地检查一下燃气管路,用肥皂水涂抹在接头处,看看有没有冒泡,那是漏气的信号。当然,今天我们说的是进水,也要看看管路表面有没有异常的水痕。
- 保持通风: 厨房要经常通风,尤其是在烧水做饭的时候。这样可以减少空气湿度,降低冷凝水形成的几率。
- 注意管路保护: 燃气管不要暴露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下,比如长时间淋雨、暴晒,或者被硬物撞击。如果有必要,可以适当做些保护。
说到底,热水器气管进水这事儿,虽然听着吓人,但只要你冷静、判断准确,并且果断寻求专业帮助,大部分都能化险为夷。记住,生命财产安全,真不是闹着玩的。多一分小心,少一分危险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