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晚,我正刷着剧,突然,耳边传来一阵轻微的“嘀嗒,嘀嗒”。一开始没在意,以为是外面下雨。可没过多久,声音越来越规律,也越来越清晰。我起身,循着声源找去,走到厨房和卫生间中间的过道,一股子热乎乎的水汽,混合着隐约的怪味,直扑过来。抬头一看,我的妈呀!那台服役多年的热水器,机身下方,竟然冒出了细细的一股水流,不是那种大股的,就是,特别小,特别倔强的一股,像个小喷泉似的,正往外滋着水。地板上,已经积了一小摊儿。
当时的心情,真是五味杂陈。慌乱、心疼、还有点儿莫名的委屈。这玩意儿,平时好好的,怎么说漏就漏了?这种“小孔”漏水,它不像水管爆裂那样轰轰烈烈,反倒有点儿“慢性病”的意思,温温柔柔地,就把你家的地板给糟蹋了。

我跟你说,遇到这事儿,头一件大事,别管三七二十一,先保命!电源、水源,赶紧给我断掉!手脚麻利点儿,别磨蹭。我家那会儿,我就是手忙脚乱地先拔了插头,再拧紧了水阀,这才稍微松了口气。不然,一边漏水一边通电,那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接下来,冷静下来,仔细瞧瞧这“小孔”到底是从哪儿来的。很多朋友一听“小孔漏水”,就觉得是不是哪儿的接头松了。如果是管线接口、或者排气阀那些地方,那倒还好说,拧紧点儿,或者换个密封圈,通常都能解决。但要是,你发现那水珠,是从热水器那个“锃光瓦亮”的金属外壳上,或者更隐蔽的壳子底下,悄无声息地冒出来的……我跟你讲,别抱幻想了,基本上,那就是内胆出问题了。
我家那次,就是从机器底部,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小缝儿里,往外渗。用手一摸,温热湿滑,心都凉了半截。内胆漏水,这事儿可大可小,但大部分情况下,都是因为内胆腐蚀穿孔了。你想啊,热水器里的水,天天加热,水质再好,日积月累,加上各种水垢、杂质的侵蚀,金属疲劳是迟早的事儿。一旦内胆漏了,那可就不是简单修修补补能解决的了。就像人的心脏出了问题,你再怎么往外壳上贴创可贴,它也治不了根本。
当时我也想过,能不能找师傅来焊一下?网上查了一圈,问了几个老师傅,都给我摇头。他们说,热水器内胆里头,压力大,温度高,而且腐蚀往往不是一个点,可能已经遍布开来,你焊一个地方,可能过几天旁边又漏了。更何况,焊接工艺也要求很高,弄不好,反而留下安全隐患。听着这些,我那颗想“修旧如新”的心,彻底死透了。
所以,我的经验之谈就是,如果确认是热水器内胆本身因为腐蚀而出现小孔漏水,亲爱的朋友,别犹豫了,这台热水器,它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。强行修理,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,而且还可能带来触电、燃气泄漏(如果你是燃气热水器)等一系列安全问题。这种时候,该放手就放手吧,安全第一。
我知道,一台热水器不便宜,说换就换,心里肯定不舒服。但想想它默默付出了这么多年,总有告别的一天。把它看作一个信号,提醒你该升级家里的设备了,或者,换个更节能、更智能的款式,也不是坏事。别因为心疼那点儿钱,让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置于险境。毕竟,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,比什么都重要,对吧?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