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说这高空空调外机维修吧。听着挺专业,说白了,就是玩儿命。你得把自己吊在那儿,跟个蜘蛛似的,底下一眼望不到头。脚底下晃晃悠悠,手里拿着扳手、螺丝刀,还得跟那坨死沉死沉、脾气还不好的机器较劲。那玩意儿,夏天的时候是救命的,大伙儿屋里吹着冷气儿,不知道外面顶着太阳、冒着汗修它的人,心里骂了多少句娘。
第一次上去,那感觉……真是永生难忘。安全绳勒得生疼,手心全是汗,不是热的,是吓的。往下看,楼下的行人都跟小蚂蚁似的,车子也像玩具。心里就一个念头:千万别掉下去。每一个动作都得小心翼翼,比平时地面上慢个几拍。螺丝刀一滑,可能就直接掉到楼底下去,砸到花花草草是小事,砸到人?那可是要命的事儿。

工具包,挂在腰上,晃来晃去,有时候会磕到外机壳子,发出哐当一声,那声音在空旷的地方特别刺耳。你得调整姿势,找个借力点,有时候是墙壁上的一个凸起,有时候是窗户边沿,但大多数时候,你的全身力量,都靠那几根安全绳吊着。勒得腰酸背痛,胳膊抬不起来。
这活儿,技术是基础,但更重要的是胆子,还有经验。什么样的楼体结构,用什么样的高空作业方式;什么样的外机故障,可能需要拆到什么程度。比如最常见的缺氟,听起来简单,但你得先找到漏点,在高空那种环境,耳朵边全是风声,眼睛还得盯着狭窄的地方,那感觉,跟大海捞针差不多。还有电路问题,万用表在高空晃来晃去,手不稳,读数都难看清。更别提压缩机卡死那种,那玩意儿死沉,你得想办法把它弄下来,或者在原地想办法维修,那真是考验你的体力和脑力。
遇到老旧小区,墙体可能都风化了,挂机的地方摇摇晃晃,你心里就更没底。打膨胀螺丝都要格外小心,生怕把整块墙皮都拽下来。有次,一个老楼的外机平台,锈得跟纸片似的,脚踩上去咯吱咯吱响,每动一下都像在踩地雷。那天风又大,吹得人跟树叶似的晃。真想跟客户说,这钱我不挣了,太悬。可活儿接下来了,总不能撂挑子。只能咬着牙,一点一点挪,心里默念着平安。
干这行的,谁没遇见过几次险?绳子突然卡住了,工具没拿稳差点掉落,或者突然一阵妖风吹过来,把你整个人吹得撞到墙上。每次遇到这种事,心都会提到嗓子眼儿。下来以后,腿还是软的,后背全是冷汗。回家老婆看你脸色不对,也知道今天肯定又是在“玩儿杂技”了。
别以为这是粗苯力气活儿。有时候,找出维修的根源,需要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判断。一台机器不制冷,可能是氟的问题,可能是电容坏了,可能是主板故障,甚至可能是连接管被老鼠咬破了。你得在高空那个受限的环境里,一步一步排查。那感觉,就像是给一个悬在半空的病人做手术。
汗水,真是没少流。夏天三十几度,太阳直晒,没地方躲。汗水顺着额头流到眼睛里,蛰得慌。衣服湿了干,干了又湿,身上一股子酸臭味儿。可你不能停,停了就耽误事儿,下面的用户还等着空调续命呢。
收入嘛,听着好像挺高,但那是拿命换的。刨去工具损耗、保险(如果老板买了的话)、还有那种精神上的损耗,其实也真没剩下多少。更别提,这行吃的是青春饭,年纪大了,体力跟不上,反应变慢,危险系数就指数级上升。干不了几年,就得转行。
但你说值不值?总得有人干这活儿吧。大家都要吹空调,空调坏了总不能放那儿不管。看到用户家里重新凉快起来,露出那种解脱的表情,心里还是会有点成就感。那感觉,嗯,就像是在峭壁上种了一棵树,虽然过程惊险,但总归是让这地方多了一丝生机。
从高空下来,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。虽然浑身酸痛,虽然尘土满面,但至少今天,又安全落地了。看看头顶那密密麻麻的空调外机,心里知道,明天,或者后天,还会有另一台机器需要我去拜访。而我,还是得像个蜘蛛侠一样,重新爬上去。这就是高空空调外机维修,一种把命拴在绳子上的生活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为了那份凉意,也为了养家糊口。就这么着吧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