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要不是上个月电费单那个数字太扎眼,我可能还傻乎乎地忍着。总感觉洗澡水热得慢吞吞的,有时候还咕噜咕噜响,跟闹脾气似的。我一直以为是热水器老了,寻思着啥时候换个新的。
直到有天跟邻居大哥聊天,他一拍大腿,说:“你那不是老了,是‘结石’了!里面的加热棒,肯定裹上厚厚一层水垢啦!”

我当时就愣了。加热棒?水垢?这俩词儿一组合,我脑子里立马就有画面了。
本想一个电话摇人,一问价钱,嚯,够我搓好几顿火锅了。不行,这钱不能让他赚了。我寻思着,不就是个棒子嘛,裹了层壳,我给它扒了不就完了。
说干就干。
先说最重要的,断电!拔插头!关总闸!咱折腾的是水电结合的玩意儿,命比啥都金贵。
然后就是放水,这个过程有点漫长,像在等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。找个盆接着,排污口一拧,哗啦啦的黄水,天呐,感觉我家热水器里住着黄河。水垢、铁锈,啥都有。
等水放干净,就轮到主角登场了。拧开侧面的盖子,就能瞅见那根加热棒的“屁股”。找对扳手,使上吃奶的劲儿,逆时针一转。刚开始可能有点紧,别怕,它就是常年泡澡,关节有点僵硬。
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抽出来的那一刻……我整个人都石化了。
那哪里是根金属棒,分明是根刚出土的钟乳石!厚厚的一层白花花、黄兮兮的玩意儿,像给它穿了层铠甲,又硬又糙。怪不得加热那么慢,热量全被这身“铠甲”隔绝了,电费能不蹭蹭往上涨吗?
接下来就是给它“卸甲”。
先别急着用化学武器。我找了个小木片,轻轻地、温柔地,把大块的先给“duang duang”敲下来。记住,要温柔,别把加热棒本体给弄伤了。
剩下的顽固分子,就得请“外援”了。家里常备的白醋或者专门的除垢剂,找个桶,兑点温水,把这根“钟乳石”扔进去泡着。就像腌咸菜一样,给它点时间,让它自己跟自己和解。我用的是食品级的柠檬酸,泡的时候还能闻到一股清新的味道。
泡个把小时,再拿出来,用旧牙刷或者抹布一擦,嘿,世界都清净了。那层“铠甲”软化脱落,露出了加热棒亮闪闪的本来面目,跟新的一样。那一瞬间的成就感,简直了。
后面的事儿就简单了,原路装回去,螺丝拧紧,上水,通电。
再打开热水,那叫一个速度!感觉整个世界都通透了。关键是,看着这个月下来的电费单,心里那叫一个舒坦。省下来的钱,买排骨炖汤,它不香吗?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