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懂你。真的。站在那个白色铁皮盒子面前,瞅着那俩旋钮,感觉自己像在拆弹,红线还是蓝线?水温的脾气简直比女朋友还难猜,要么烫得人嗷嗷叫,要么凉得人直哆嗦。
别急,这事儿真没那么玄学。

你先瞅瞅那俩旋钮,一个管火,一个管水。是不是?一个画着小火苗,一个画着小水滴。大部分人的误区就在于,觉得水烫了,就去关小火;水凉了,就去开大火。思路没错,但只对了一半,所以水温才总是跟你对着干。
关键就在于,你得明白这两个旋钮根本就不是独立的,它们是跳双人舞的,一个进,另一个就得琢磨着怎么退,配合好了,才能给你一段舒舒服服的热水澡。
我给你打个比方,你就把它想象成一个烤串的炉子。
那个“火”旋钮,就是你的炭火大小。火越大,热量越高。那个“水”旋钮,就是穿过炉子上方肉串的速度。水流越大,速度越快;水流越小,速度越慢。
现在,问题来了。
如果觉得水太烫了,怎么办?
别下意识就去拧那个火苗!你想想,肉串在炉子上都快烤焦了,你第一反应是把肉串拿走得快一点,还是去给炉子扇风灭火?当然是前者。
所以,正确操作是:保持火力不动,把“水”旋钮往“大”的方向拧。让水流得更快一点,像一阵风似的刮过加热器,它就没那么多时间被“烤”得那么热了,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。
那要是水不够热,洗得发抖呢?
这时候,你再去看那个火苗旋钮。如果它已经开到最大了,你再拧也没用。这时候就该轮到“水”旋钮出场表演了。
把“水”旋钮往“小”的方向拧一点。让水流慢悠悠地、晃晃悠悠地走过那片火海,给它充分的时间吸收热量,水不就热起来了吗?这就像慢火烤肉,总能烤透。
总结一下我摸索出来的野路子:
夏天,自来水本身就不那么冰,所以你通常不需要把火开到最大。可以试试“中火”配“大水流”。
冬天,水管里的水跟冰碴子似的,就得下猛料了。通常是“大火”配“中小水流”,让水慢慢走,好好加热。
别怕,去试试。先固定一个火力,然后就只动那个水流旋钮,去感受水温的变化。来回掰扯几次,你很快就能找到那个属于你家、属于这个季节的黄金搭档。
从此,那个白色铁皮盒子在你眼里,就不再是个玄学装置了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