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花洒一开,水哗啦啦地往下淋,我心里头就忍不住咯噔一下。
真不是我瞎紧张。那玩意儿,看不见摸不着的,真要跟你来个亲密接触,那可不是开玩笑的。很多人都觉得,我家热水器好好的,用了七八年了都没事,能出什么幺蛾子?嘿,很多事儿,就坏在这个“觉得”上。

咱们聊聊,这电,到底是怎么从热水器里“溜”出来的。
首当其冲的一个大功臣,也是个大隐患,叫“镁棒”。
你可能听都没听过。简单说,它就是个“敢死队”,是插在热水器内胆里保护内胆的。水里的杂质,有腐蚀性,会优先去啃食这个镁棒。镁棒牺牲自己,保全了内胆和加热管。
可它不是无限续航的啊!这根“替死鬼”被消耗完了,水里的那些“小刀子”就开始直接攻击内胆、攻击加热管了。时间一长,内胆被腐蚀出针尖大的小孔,加热管的外壳破了……水,不就和电,胜利会师了么?一想就后背发凉。
很多人家的热水器,从买来到报废,就没换过这根棒子。它早就壮烈牺牲了,你还蒙在鼓里。
再来一个,更要命的,叫“地线”。
这根线,就是给你兜底的最后一道防线。理论上,就算漏电了,电流也会顺着这根地线乖乖溜走,而不是从你身上抄近路。
问题出在哪?出在很多老房子,压根就没这根线!或者,装修的时候,电工师傅图省事,给你接了个寂寞。地线没接好,甚至压根没接,那你家的漏电保护装置,可能就成了个摆设。电流找不到回家的路,就在水里游荡,等你来……
这种事,你平时根本察觉不到。它就像个潜伏的刺客。
还有一个,就是日积月累的“内伤”。
你家的水质硬不硬?烧开水是不是一层厚厚的水垢?你想想,热水器里头,天天这么烧,那加热管上得裹上多厚的“白色铠甲”?
这层水垢,不仅让你家电费蹭蹭涨,更要命的是,它会让加热管散热不均,局部温度过高,最后把它活活“憋”坏了,出现裂缝。
还有里面的各种线路,用久了,胶皮老化变脆,一碰就掉渣,里面的铜丝裸露出来。热水器内部又潮湿。你品,你细品。
所以怎么办?
别懒。一两年,最多三年,一定找个靠谱的师傅,拆开看看你家那根“敢死队”镁棒还健在不,顺便把里面的水垢清一清。花小钱,买大心安。
自己动手能力强的,买个测电笔,插进插座地线的那个孔里试一下,看看家里的地线是不是有效连接。这玩意儿十几块钱一个,能救命。
最后,检查一下你家插座上的那个带按钮的小方块——漏电保护开关。每个月按一下那个“T”或者“试验”按钮,如果能正常跳闸断电,说明它还在岗。如果没反应,赶紧换!它就是你家的“急刹车”,关键时刻必须灵。
这事儿上,千万别图省事儿。咱们的命,比啥都金贵,对吧?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