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厂空调维修

冷冻修理专家 评论6阅读模式

“大厂”,这两个字,听着就头大。不是说活儿难干,是那地方,事儿多。规矩多,人多,地方大得像个迷宫。但活儿还得接,吃饭嘛。收拾家伙什,揣上万用表、扳手、焊枪,还有那几瓶制冷剂,都是好货,贵着呢。

一路杀到那地方,果然,气温骤降,门口保安亭里空调开得足足的,跟天堂似的。一进去,又是另一番景象。过了大堂,往办公区深处走,热浪开始扑面而来。不是那种自然的闷热,是空调停摆后,几千台电脑、服务器、还有乌央乌央的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,混在一起,像个巨大的闷罐子。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焦躁味儿。

大厂空调维修

员工们,平时一个个光鲜亮丽,敲着代码,开着视频会,这会儿全蔫儿了。有的使劲扇着纸片,有的脸红扑扑的,盯着天花板上的出风口,眼神里写满了绝望。我看到一个哥们儿,衬衫领口全湿透了,还在对着屏幕发呆,估计脑子都煮糊了。这就是大厂,市值几千亿,被一台空调卡脖子了。挺讽刺的,你说呢?

带路的小伙子,Facilities部的,也一头汗,领着我穿过一道道门禁,七拐八绕,跟穿越小说似的。终于到了地方——一个巨大的开放办公区,估计能塞几百上千人。这里,热得尤其厉害,感觉比外面还夸张。抬头一看,吊顶上好几个风口,一点风都没有。

“王师傅,就这儿了。之前好好的,突然就不制冷了。急啊!老板都发话了,必须马上修好!这影响工作效率啊!”小伙子苦着脸说。

我没搭话,先把工具包放地上。这片区的空调系统,看样子不是小机组,应该是连接到楼顶或者其他某个地方的集中冷源。得先确定是末端故障,还是冷源,还是中间管路的问题。

先爬上去,打开吊顶的检修口。里头黑乎乎的,灰尘扑面而来。这就是“高科技”企业的“后厨”,平时看不到的灰头土脸。找到对应的风机盘管机组,摸了摸管子,嘿,一点凉气都没有。再测了测电源,正常。控制板看着也没啥异常指示灯。

这说明问题不在末端。得往上游找。可能是供水管道的问题,可能是冷源机组的问题,最大可能,还是那玩意儿——压缩机或者制冷剂

小伙子看我在那儿鼓捣半天,有点急了:“怎么样王师傅?啥毛病啊?”

我擦了把汗,从梯子上下来:“末端没问题。得去机房看看。”

“机房?哪个机房?楼顶那个?还是地下那个?”他问。

“供这片儿的机组在哪个机房?”我反问。

他一愣:“这个……我得去查查流程。”

你看,这就是大厂。不是说人笨,是分工太细,每个人都像一颗小螺丝钉,只负责自己那一块儿。查个机房位置,还得走流程。等他去“查流程”的工夫,我又自己把周围几个区的空调都摸了一遍,发现都是同样的问题——不制冷。看来是个区域性的故障,涉及的机组不小。

等了差不多二十分钟,小伙子回来了,气喘吁吁:“查到了,在B座地下三层,3B-01机房!”

好家伙,B座,地下三层。又是一通绕路,刷卡,进门。地下三层,恒温恒湿,为了伺候那些金贵的服务器。这里倒是凉快,但那不是给咱们这些修空调的人准备的。找到3B-01,又刷卡进去。

一进去,轰隆隆的,机房里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服务器、网络设备嗡嗡作响,跟住在蜂巢里似的。一股混合着电子元器件和灰尘的味道。巨大的冷水机组就杵在那里,跟座小山一样。几根胳膊粗的管道,缠着厚厚的保温层。

我开始检查机组。先看电控部分,有没有报警。没有。再看压力表,冷媒压力……不对劲儿。低了,明显低了。这就八九不离十了——制冷剂跑了。

这玩意儿跑了,原因就多了。可能是管道漏了,可能是阀门漏了,可能是焊接点漏了,甚至是机组本身有微漏。得找。找漏点,这是个精细活儿,也是个看运气的活儿。尤其在这么大的系统里。

拿出检漏仪,开始一点点沿着管道,阀门,焊点探过去。那声音,“嘀…嘀…”,一旦靠近漏点,就变成急促的“嘀嘀嘀!嘀嘀嘀!”。耳朵都快被机房的噪音震聋了,还得竖着听这个微弱的声音。

汗水顺着脸往下淌,不是因为热,是憋的,累的,还有点儿急。这玩意儿,找不到漏点,充再多制冷剂都没用,就是个无底洞。

终于,在一个不起眼的弯头处,检漏仪疯了一样叫起来!找到了!一个极其细微的砂眼,肉眼几乎不可见,但制冷剂分子就是从这里一点点溜走的。

“找到了!”我喊了一声,声音淹没在机房的轰鸣里。小伙子凑过来,我也听不清他在说什么,大概是问能不能修。

这砂眼,处理起来有点麻烦,需要放掉管道里的冷媒,然后焊接封堵。焊接好了,还得抽真空,再重新充注制冷剂。一系列流程,一个都不能省。

冷媒的时候,得小心,这玩意儿对环境不好。但为了修好,也没别的办法。焊接的时候,空间狭窄,还得注意别碰到旁边的线缆。提心吊胆的。

焊好了,检查确定密封了,开始抽真空。真空泵嗡嗡地响着,一点点把管道里的空气和水汽抽出来。这个过程急不得,得彻底。等着抽真空的时候,坐在冰凉的地板上,靠着巨大的机组,感觉自己跟这堆冰冷的机械融为一体了。外头是人声鼎沸、焦躁不安的大厂,里头是冰冷、嘈杂、只有我和机器的世界。

抽完真空,最关键的一步——充注制冷剂。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新冷媒钢瓶,接上歧管表,拧开阀门。冰凉的制冷剂液体缓缓注入管道,表针一点点往上走。心里默默计算着需要的量。这玩意儿可金贵,一点都不能浪费,也不能少。少了不制冷,多了系统压力过高,反而容易坏。

眼看着压力到了正常范围,关闭阀门。重新启动机组。一阵轻微的震动后,压缩机启动了!巨大的机组开始运转起来,声音比之前更沉闷有力。

回到楼上办公区,虽然还没完全凉下来,但吊顶的出风口已经开始有微弱的凉风冒出来了。员工们脸上紧绷的表情,肉眼可见地放松了一点点。带路的小伙子更是长舒一口气,连声说“谢谢,谢谢王师傅!您真是救命啊!”

我没说什么,只是收拾着工具。看他们那种劫后余生的表情,心里还是有点成就感的。你看,大厂再牛逼,高科技再炫,最后还是得靠我们这些修修补补的,把最基本的物理需求给搞定。没有这玩意儿,再多代码,再多PPT,都是空中楼阁

走出门,外头依然炙烤。但心里却觉得凉快了些。这活儿,是真累,事儿多是真多,但看着大厂里的人们因为你修好了空调而重新焕发“生产力”,感觉也…还行吧。明天呢?不知道又是哪个大厂的哪个角落,会因为一台小小的机械故障陷入瘫痪。然后,等着我这样的螺丝钉,去把它拧巴过来。这日子,周而复始

冷冻修理专家
  • 本文由 冷冻修理专家 发表于 2025年5月14日 12:05:5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antasthome.com/wxzs/9867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