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这风幕机的外机维修,哎呦喂,那故事可真不少,一身汗是肯定的,有时候还带点悬乎劲儿。不像家里头的挂机柜机,那玩意儿要么挂墙上,要么杵地上,修起来总归有地儿站,有板凳垫垫脚。这风幕机呢,通常是安在商铺门口、超市入口那些地方,外机嘛,就得看店主怎么想的了,有的规规矩矩放楼下,有的非得挂二楼,甚至三楼,想想都觉得腿肚子转筋。
夏天一到,这风幕机的电话就多起来了。多数是不制冷了,或者噪音太大,再或者干脆不启动。上门一看,好家伙,外机挂得比天高,旁边就是居民窗户,下面是人来人往的马路。得先找地方搭梯子,或者,更常见的是,想办法爬上去。那外机常年风吹日晒雨淋,外壳锈得斑斑驳驳,里头落满了灰尘、柳絮、小虫子尸体,有时候还有鸟窝!那油泥,齁嗓子。

刚爬上去,还没喘匀气,就得开始诊断。先听动静。要是压缩机一点儿声音没有,风扇也歇菜,那多半是电源问题,或者启动电路。电容?这是个高频词。很多老旧风幕机的外机,电容衰减或者爆了是常事儿。电容一换,有时候“嗡”的一声,世界就亮了,风扇转起来了,压缩机也哼哼着开始工作,冷媒开始循环,能感受到铜管慢慢变凉。那一刻,心里也跟着凉快不少。
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?有时候电容换了没用。压缩机还在那儿纹丝不动。那问题就大了。可能是压缩机本身烧了,也可能是电路板的问题。风幕机的电路板,尤其是一些小牌子或者年头长的,那叫一个脆弱。一点点潮气,一点点电压不稳,都可能让它“罢工”。这玩意儿坏了,麻烦!好多型号都停产了,找一块匹配的电路板,有时候比找对象还难。就算找到了,价格也贵得吓人,店主一听,眉头就皱起来了,“啊?这么贵?那要不就...不修了?” 听到这话,我的心哇凉哇凉的,白爬这么高了。
还有漏氟的问题。这得加氟,但更重要的是找到漏点。外机的管路、阀门、冷凝器,哪个地方磕碰了、腐蚀了、焊接点没做好,都可能漏。找漏点是个细致活儿,得用检漏仪,或者老办法,抹肥皂水看泡泡。有时候漏点藏得很深,得把机器大卸八块才能找到。找到了,重新焊接,抽真空,加氟。一套流程下来,不花个把小时是搞不定的。而且夏天活儿多,热得流油,弯着腰在那儿找一个小小的漏点,那滋味...真是一言难尽。
风扇也是个常见毛病。外机风扇不转或者转速慢,散热就不好,压缩机压力过高,保护停机,也就不制冷了。风扇电机卡死了、轴承坏了、启动电容(对,又是电容!)问题,或者电路板不给信号。这些都得一样一样查。换个风扇电机,看似简单,但有时候老化的螺丝拧不下来,或者新电机的轴长短、固定孔位对不上,又是一番折腾。
别忘了清洗。很多风幕机外机常年不洗,翅片上全是厚厚的灰尘油污,像穿了件棉袄。散热效率极差,不制冷、高压保护停机,都是它惹的祸。高压水枪一冲,看着黑水哗哗地流下来,最后露出里面亮晶晶的铜管铝片,那个爽啊!虽然被脏水溅一身,但心里痛快。清洗也是维修的一部分,而且是预防性的,能减少不少大毛病。
当然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爬高、用电、处理制冷剂,每一步都有风险。搭梯子得稳,高空作业得系安全绳。带电操作前必须断电,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。制冷剂虽然不像以前的氟利昂那么破坏臭氧层,但吸入或者接触皮肤也不好。这些都是吃饭的家伙事儿,马虎不得。
收费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。同样的毛病,不同的机器、不同的安装位置、不同的维修难度,费用肯定不一样。给客户报价,得把人工、材料、上门费、高空作业费都算进去。有些客户觉得换个小零件怎么这么贵?他不知道为了换这个“小零件”,我们可能在三十几度的高温下,爬了三层楼高,冒着风险,花了几个小时,还得承担后续的质保。沟通很重要,得把情况说清楚,让他们明白这钱花在哪儿了。当然,也有那种特别难缠的,讨价还价能把人气死。不过大部分客户还是理解的,尤其是那种店里热得实在受不了的,能尽快给他们修好,他们高兴,咱也高兴。
干这行久了,见得多了。什么样的奇葩安装位置都见过,什么样的疑难杂症也遇到过。每次维修,都是一次小小的挑战。有时候顺利,十几分钟搞定,成就感满满。有时候不顺,查半天,结果发现是个鸡毛蒜皮的小问题,或者压根儿没法修,只能建议报废换新,白忙活一场。
这风幕机空调外机维修,就是这么回事儿。又苦又累,有点危险,但也是一份手艺,一份责任。看着修好的机器重新送出凉风,店里的客户不再抱怨,老板脸上有了笑容,嗯,这就是我们这些搞维修的人,最实在的成就感吧。管它挂多高,多脏,问题多难缠,干就完了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