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出远门,比如回老家过个大长假,我脑子里就开始演小剧场,主角永远是家里的各种电器。尤其是那个大家伙——电热水器。满满一肚子水,几十升,就那么静静地立在卫生间里,你说万一漏了呢?或者长时间不用,那水在里头憋着,憋出点什么陈年老垢来,下次一用,洗的澡都不香了。
所以,放水,必须放水。这事儿我琢磨过,也亲手干过,真没那么玄乎。

来,听我给你掰扯掰扯。
第一件事,也是顶顶重要的一件事:把电闸给我拉了!找到你家配电箱里管卫生间的那个开关,果断地按下去。安全,永远是第一位的,跟电沾边儿的事,怎么小心都不过分。
接着,去关掉热水器下面的冷水进水阀门。通常是蓝色的那个角阀,拧紧,彻底断了它的“粮草”。
现在准备工作齐活了。
找根软管,那种洗车或者浇花的就行,长度嘛,能从热水器一直伸到地漏或者马桶里就行。一头拧到那个排污口上。注意,是排污口,不是泄压阀,排污口通常有个螺帽拧着,泄压阀旁边有个小扳手。拧紧,别漏水。
好,关键的一步来了。
你光打开排污口,水是不会乖乖流出来的,因为里面是真空的,大气压顶着呢。你需要打开热水器的热水出口,也就是你家水龙头的热水那边,随便哪个都行,比如淋浴花洒的开关拨到热水那边。
这一步,是为了让空气能进去。
然后,用扳手,慢慢地、逆时针地拧开排污口的阀门。
你会听到“嘶”的一声,那是空气进去了,置换里面的水,然后,一股憋了很久的水流就会顺着管子哗啦啦地往外淌,一开始可能还带着点铁锈色或者沉淀物,别慌,正常。
这事儿急不来,你该干嘛干嘛去,让它自己慢慢流。根据你家热水器的容量,可能十几分钟,也可能半个多小时。
等到管子里不再出水,只是偶尔滴几滴的时候,就说明里面的水基本放干净了。
这时候,先把排污口的阀门拧上,再把水龙头给关了,最后把软管拆下来。
这下好了,整个机器空空如也,你就可以安心锁门,潇洒走人。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