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,家里那台热水器,看着老实巴交地挂在墙上,其实也挺“娇气”的。我记得头几年,有次冬天全家出门旅行,回来水龙头一拧,哗啦啦全是凉水,心都凉了半截。一检查,得,管子里结冰了,幸好没给我“炸”了。从那以后,我就学乖了,尤其是长时间不在家,或者换季打算给它“休个假”,这放水的事儿,可就成了我的保留项目。
这活儿,听起来好像挺麻烦,又是水又是电的,但真上手了,其实一点都不玄乎。第一次自己动手的时候,我那个紧张劲儿啊,生怕弄不好就得报废一台新电器。不过,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嘛!

首先,也是最最要紧的一步:断电!别跟我说你急着,或者图省事儿就跳过,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。找到家里控制热水器的那个断路器,或者直接拔掉插头,确保它彻底“歇菜”。这完了,心里才算踏实一半。
接下来,咱们得断了它的“活水”来源。热水器底部通常会有一根蓝色的冷水进水管,顺着管子往上看,你会发现一个阀门,可能是把手状的,也可能是个球阀。把它彻底拧死,想象一下,就是切断了所有新的冷水涌进去的可能。
然后呢,别急着去动热水器本身。你得去厨房或者浴室,随便哪个用热水的龙头都行,把它开到最热的那一档。这时候,热水器里没电,水自然不会烧,我们这么做,纯粹是为了让空气能通过出水管进入热水器内部,这样里面的水才能顺畅地流出来。你会听到“嘶嘶”几声,那是空气和水在交换位置的声音,挺有意思的。
重头戏来了!热水器底下,靠近进出水管的地方,你会发现一个不显眼的小阀门,这就是排水阀。有的会带个螺纹口,方便你接管子。找一根足够长的水管,一头稳稳地接上去,另一头呢?划重点!千万别像我第一次那样,傻乎乎地拿个小盆去接。结果呢?水流不大,但时间长啊,换盆换得我手忙脚乱,厨房地板一片汪洋,那场面,简直了!所以,直接把管子引到地漏或者室外排水口,省心又省力。管子接好了,再慢慢地、小心翼翼地把排水阀打开。
你瞧,一开始流出来的水,可能有点浑浊,甚至带点发黄的锈渣,别慌,这是正常的,说明热水器里积了不少“老陈年货”呢。就让它慢慢流吧,耐心点。有时候水流会变得很小,或者断断续续的,那多半是热水器里形成了“真空”,空气进不去,水就流不出来了。这时候,你可以轻轻地拧松热水器上的热水出水管接头(记住,只是稍微拧松一点点,让空气能“咻”地进去就行,千万别整个拆下来,不然就真变瀑布了),或者有的热水器顶部有个泄压阀,也可以轻轻提一下,帮助空气进入。
等到水彻底不流了,或者只有几滴滴答答地往下淌,那恭喜你,大功告成!把所有的阀门关好,水管复原。下次再用,插上电,它又能“精神抖擞”地为你服务了。
其实啊,这事儿不光是为了防冻那么简单。定期把热水器里的水排空,也能把沉淀在底部的泥沙和水垢带走不少,对延长热水器的寿命、保持水质清洁,都是一种无声的爱护。你想想,平时我们洗澡的水,就是从这儿来的,它干净了,我们用着也更放心,对不对?第一次做可能会手忙脚乱,但多试几次,熟练了,真的会觉得:嘿,这事儿,我能行!而且做完之后,那份成就感,别提多踏实了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