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觉得,家里的热水好像越来越“懒”了?
出水慢吞吞,热得也磨叽,洗个澡都得提前半小时预热。更要命的是,有时候它还闹脾气,水流忽大忽小,水温忽冷忽热,简直是在考验你的忍耐极限。每个月电费单子寄来,那个数字,啧,刺眼。

别怀疑,八成是它——水垢,那个隐藏在你家热水器内胆里的“沉默杀手”。
这玩意儿,跟你家烧水壶底那层白花花的硬壳,是亲兄弟。它们悄无声息地附着在加热棒和内胆壁上,形成一层厚厚的“盔甲”。加热棒拼了老命发热,结果热量全被这层盔甲隔绝了,传不到水里去,你说电费能不蹭蹭往上涨吗?水流通道被堵得越来越窄,出水自然就变成了细水长流。
所以,别再忍了。是时候给家里的功臣“刮刮骨,疗疗伤”了。
想自己动手,体验一把“机械师”的快乐?也不是不行,但有言在先,这是个体力活,还有点脏。
首先,也是最重要的,断电!拔插头!这是铁律,安全第一。然后把进水阀关了。
接下来就是放水。找到热水器的排污口,通常在机器的侧下方。拧开它之前,先打开一个热水龙头,比如浴室的花洒,这样能让空气进去,水才放得顺畅。准备好接脏水的盆,不然你家的白瓷砖就等着“毁容”吧。刚开始流出来的水可能还挺清澈,别高兴得太早,真正的“猛料”还在后头。你会亲眼见证,什么叫黄泥汤,什么叫颗粒物大爆发。
水放得差不多了,重头戏来了。拆下排污口旁边的那个大家伙,你可能会看到一根满是坑洼、被腐-蚀得不成样子的金属棒子。对,它就是那个“牺牲自己,保护内胆”的英雄,传说中的镁棒。如果它已经瘦得跟根铁丝似的,别犹豫,换根新的。
这时候,你可以用柠檬酸大法。去买点食品级的柠檬酸,从排污口或者进水口灌进去,再注满水,重新通电加热个一小时左右。让柠檬酸溶液在里面泡上几个钟头,甚至一夜。它会帮你把那些顽固的硬壳给软化、分解掉。最后,再把水彻底放干净,多冲洗几遍,直到出来的水清澈见底。
当然,你要是动手能力约等于零,或者单纯就是怕麻烦,那花钱请师傅上门,绝对是明智之举。人家有专业的工具,高压脉冲清洗机之类的,三下五除二,比你自己瞎折腾半天要干净得多,也安全得多。钱虽然花了,但省心省力,换来的是一个满血复活的热水器。
想让它长久保持好状态,光清理一次可不够。
那个镁棒,记得每一两年就检查一下,该换就换,别心疼那点钱,它可是内胆的“护身符”。
还有,日常使用的时候,温度别总开到最高,你以为是炼丹呢?水温越高,水垢生成得越快。一般设置在65度以下,就足够用了。
当清理完,重新打开阀门,那股子酣畅淋漓的热水喷涌而出的时候,冲在身上,暖流包裹全身。你会懂的,之前所有的折腾,都值了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