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月拿到电费单,心脏都得咯噔一下。特别是冬天,那数字,简直跟气温反着来,蹭蹭往上涨。琢磨来琢磨去,头号嫌疑犯,必须是我家那个24小时待命的热水器啊。
一开始我也蒙,这玩意儿的电费到底是个什么玄学?它又不像灯泡,开着就算,关了就停。它在那儿默默保温,也耗电啊。这电费,到底是怎么从我钱包里溜走的?

后来我真怒了,决定跟它死磕到底。翻了说明书,又在网上扒拉了半天,总算让我给整明白了。其实没那么复杂,就是一个初中物理题。
咱们先得当回侦探,找到那个关键线索——功率。一般都贴在热水器侧面那个不起眼的铭牌上,找找那个带“W”的数字,比如2000W、3000W。这就是它的饭量,数字越大,吃得越猛。
但是,最难的就是这个“时间”了,它可不是24小时都在傻乎乎地烧。它是个间歇性工作的家伙。水温低了,它就启动,“嗡”地一下开始干活;水温到了,它就歇着。所以,我们算的是它实际“嗡嗡”工作的时间。
这个时间怎么估算?就看你家怎么用了。比如,一家三口,洗澡加上平时洗洗涮涮,一天下来,那大家伙正儿八经的工作时间,可能也就一两个小时。当然,冬天时间会长一些。
好,线索齐了,开始算账!
公式特简单:功率(kW)× 加热时间(小时) = 耗电量(度)
举个例子。我家那个是2000W的,换算一下就是2kW。假设它每天吭哧吭哧工作了1.5个小时。电费呢,各地不一样,咱们就按一块钱一度算吧,好算账。
那一天下来,它的花费就是:2kW × 1.5小时 = 3度电3度电 × 1块钱/度 = 3块钱
一个月按30天算,光它一个,就干掉了90块。惊不惊喜?意不意外?这还只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算。要是你家那个是3000W的猛兽,或者你家人人都是“洗澡大户”,那数字还得往上翻。
所以,那个世纪难题——热水器到底要不要24小时开着?这下是不是有点眉目了?
如果你家用水频繁,东一下西一下的,那让它一直保温,可能比你反复开关、让它从冰水开始加热要省事儿,也省钱。你想啊,把一锅冰块烧开,和把一锅温水加热到滚烫,哪个费劲?保温的耗电,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低。
但要是你,就一个人住,或者出个差三五天的,那还让它在那儿傻等着你?赶紧关了!每一度电都是辛苦钱啊。
弄明白了这个,电费单就不再是面目狰狞的怪兽了,顶多算是个……可以被驯服的纸老虎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