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说,每次进浴室前,我的心情都跟开盲盒似的。
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,前一秒还沉浸在温水的抚慰里,哼着小曲,后一秒一股滚烫的热浪或者透心凉的冰水兜头浇下,让你瞬间从灵魂歌手变成高音尖叫鸡?

那种感觉,懂的都懂。
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,就是热水器面板上那两个看似简单,实则暗藏玄机的旋钮。我花了很长时间,才算跟我们家那台小机器和解,今天就把这点心得掏心窝子地跟你分享一下。
咱们先得破除一个迷思。很多人,包括曾经的我,都以为那个画着小火苗的旋钮就是温度调节键。想热点,就往大火苗拧;想凉点,就往小火苗拧。对吧?
大错特错!
这完全是把事情想简单了。那个火苗旋钮,它控制的是“火力”,也就是燃气的输出量。而另一个画着水龙头或者水滴的,控制的是“水量”,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流过热水器的水量大小。
真正的水温,是这俩兄弟联手“密谋”出来的结果。
你可以这么想,水温 = 火力大小 ÷ 水量大小。
看明白没?这是一个除法题!
夏天的时候,自来水本身温度就不低,你根本不需要那么大的火力去加热。这时候,你应该先把“火力”旋钮调到最小,或者中间偏小的位置。如果这时候出来的水还是觉得烫,怎么办?不是去继续调小那个几乎没得可调的火苗,而是去动那个“水量”旋钮,把它往大的方向拧!
水量加大了,意味着水流得更快了,同样大小的火,摊到每一滴水上的热量就少了,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,变得刚刚好。
到了冬天,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。
外面的水管跟冰窖一样,进来的水都是刺骨的。这时候,你就得火力全开,把“火力”旋钮直接拧到最大,让它拼了老命去烧。
可如果这样,水还是温吞吞的不够热呢?
那就要请“水量”旋钮出马了。把水量往小的方向拧!让水流得慢一点,慢悠悠地从加热器里走过去,这样它才有足够的时间被那熊熊大火给“捂热乎”了。水流越慢,出来的水就越烫。
所以,总结一下我的个人经验就是:
夏天:小火配大水。冬天:大火配小水。
春秋两季就在这中间找一个平衡点,自己上手拧一拧,感受一下,很快就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个“黄金组合”。
千万别再傻乎乎地在浴室里,一边冲水一边对着墙外的热水器嘶吼了。驯服这个小祖宗,靠的不是蛮力,是智慧。
从此,你的沐浴时间,只剩下恰到好处的温暖和彻底的放松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