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,我家那会儿,每到月底,电费单子简直就是一张“惊吓符”。尤其是冬天,看着那几个数字,心尖儿都跟着颤,总觉得家里有台无形的小怪兽,趁着夜深人静,偷偷摸摸地把电给吞了。后来一琢磨,罪魁祸首八成就是那个每天都在嗡嗡响的热水器。
一开始,我可傻了,总觉得热水器就得二十四小时开着,水温设置到最高,随时都有热腾腾的水,才叫生活品质。结果呢?账单告诉你,这叫“奢侈品”消费。后来,我痛定思痛,跟它较上了劲儿,愣是摸索出几招,嘿,别说,现在我家电费,真的“瘦”了一大圈!

首先,那个温度啊,真没必要调得那么“热情似火”。想当初,我洗澡都得先放一大盆冷水兑着,不然烫得你恨不得原地起跳。后来我就试着,把它从七八十度,慢慢往下调,先是六十,再是五十五,最后发现,四十多度,比如四十五到五十度之间,洗起来最舒服!水温刚刚好,不冷不热,身体适应起来也快,更重要的是,它烧起来可比烧到滚烫省劲儿多了。你想啊,少烧十来度,那可不是一丁点的差距,是真金白银啊。
再来就是使用习惯了。那些个说什么为了“保温”一直开着最划算的,我只能说,那都是“自我安慰”。家里的储水式热水器,即便保温做得再好,它也架不住热量慢慢往外溜达。尤其是那种老旧点的,摸摸外壳,都是凉的,你还能指望里头的水一直热气腾腾吗?简直是白白给空气供暖!我现在的做法是,洗澡前一小时,或者半小时,把电源插上,调到合适的温度,等洗完澡,直接关掉。嗯,没错,就是这么简单粗暴。你别小看这“用完就关”的动作,日积月累下来,真的能让你的荷包轻松不少。
还有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小细节,就是给它“穿件衣服”。我家那台老机器,以前冬天摸着,外面都凉嗖嗖的,你想想,水箱里水再热,热量不都散到空气里了吗?那感觉就像你穿着件薄棉袄在雪地里站着,冻得直哆嗦。后来我特意买了个厚厚的保温套,把它裹得严严实实。别说,这薄薄一层“外衣”,效果还真立竿见影。现在它外壳摸着都是温的,不再像以前那样冷冰冰了,热量也就乖乖地待在水箱里,不往外跑了。
最后,定期给它“体检”。很多人用了好几年,从来没想过给热水器内胆清清垢。我以前也是这样。直到有一次,找人来修别的家电,顺便问了问,师傅一说,我才恍然大悟。你想啊,水垢一层层地附着在加热棒上,就像给它穿了件厚厚的“棉袄”,热量都传不出去,它得多费劲才能把水烧热啊?效率大打折扣,自然就多耗电了。所以,隔个几年,找个专业的师傅来家里,给内胆清清垢,让它“轻装上阵”,效率自然就高了。
这些小习惯,看着不起眼,但实践起来你会发现,它们像一个个勤劳的小蜜蜂,默默地帮你把那些不必要的电费漏洞都堵上了。电费单子来的时候,你再也不会心惊肉跳,反而能带着一丝小得意,嗯,这钱省得值!生活嘛,不就是处处精打细算,才能过得更舒心吗?信我,你家的电费会“瘦”一大圈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