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聊到洗澡这事儿,我就觉得特有意思。明明是每天都要面对的机器,但很多人家里的热水器温度,估计从装上那天起就没动过。出厂那个默认值,简直就是个“差不多先生”,夏天烫得人嗷嗷叫,冬天又温吞得像杯放到凉的茶。
就拿夏天那会儿说吧,我跟你讲,简直是灾难。外面三十七八度,一身臭汗地冲回家,拧开花洒,结果出来的不是热水,是“热凶器”!那一下激得我,差点在浴室里跳起霹雳舞。后来我就学乖了,夏天,尤其是最热的那一两个月,我直接把温度调到40度上下。够了。真的。洗个脸,冲个凉,绰绰有余,水流出来也是温温的,舒服,而且皮肤还没那么燥。关键是,电表转得都慢悠悠的,心里那个爽啊。

但冬天一来,画风突变。你想啊,在外面冻得跟冰棍儿似的,哆哆嗦嗦跑回家,就指望一个滚烫的热水澡来拯救灵魂,结果水温磨磨叽叽就是上不去,那感觉,比失恋还难受。所以一入冬,我家的热水器温度就要“起飞”了。我一般会拉到55度,甚至有时候会冲到60。这个温度出来的水,兑上一点点冷水,那种热气包裹全身的感觉,绝了。当然了,家里有小孩子的,千万悠着点,别调太高,或者得时刻盯着。
至于不冷不热的春秋两季,就是最舒服的摸索区间了。我个人比较偏爱48度这个“黄金数字”。洗碗不冻手,洗澡也够劲儿,不用怎么费心去调冷热水比例,特别适合我这种懒人。
哦对,还有个事儿。据说水温要是长期设得太低,比如一直低于50度,那水箱里头就可能变成一个细菌的“快乐老家”。所以,哪怕是为了省电,也别调得太离谱。可以隔上一两周,开到60度以上烧个一小时,算是给它做个“大扫除”。
说到底,这玩意儿真没一个标准答案。它跟你家的机器性能、你的个人习惯、甚至是南北方的气候差异都有关系。别再让它当个摆设了,动手调一调,去找到那个只属于你和你家人的“体感密码”。每一度,都是你电表上跳动的数字,是你生活里实实在在的舒适感。
最后再唠叨一句,要是你准备出远门,十天半个月不回家的那种,记得把热水器电源直接关了,或者调到最低温的保温状态。安全,而且还能省下一笔不大不小的开销呢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