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讲,每次看到那些“恒温精控、速热节能、安全防漏”的宣传,我就头疼。真的。一排冷冰冰的词儿,像是从说明书上直接剪下来贴上去的,毫无生气,跟一堆废铁有什么区别?
你以为用户是在买一个能出热水的机器吗?
这是一个灵魂拷问。
你先别急着回答。
想象一下,一个浑身被晚高峰挤到变形的年轻人,拖着灌了铅的双腿回到家,只想把自己扔进浴室。他需要的是什么?是你的“8D环绕加热技术”吗?不是。他需要的是一个拥抱。一个能瞬间包裹他、冲走他所有疲惫和委屈的热水澡。
所以,你的表达,应该是“让这一刻的温暖,洗掉一整天的疲惫”。
看到没?这才是人话。
换个场景。一个新手妈妈,小心翼翼地给那个软乎乎的小家伙准备洗澡水。她最怕什么?怕水温忽冷忽热,怕宝宝着凉,怕任何一丁点儿的不安全。她脑子里想的,根本不是什么“水电分离”的复杂构造。她要的,是百分之百的安心。
那你的话就该这么说:“给宝宝的第一份恒定守护,每一滴水都刚刚好”。
感觉到了吗?你卖的根本就不是那个挂在墙上的铁疙瘩。你卖的是一种慰藉,一种解脱,一种安全感,一种生活里确凿无疑的小确幸。
所以别再傻乎乎地罗列功能了,那东西留给产品经理自己看。你要做的,是把那些冰冷的技术参数,“翻译”成普通人能感同身受的画面和情绪。
“即开即热”太干了。不如说,“无需等待的暖意,随时为你而来”。是不是感觉一个疲惫的身体,瞬间就被治愈了?
“智能记忆水温”听着很厉害,但很空。但如果你说,“它记得你喜欢的温度,比爱人还贴心”。你看,这东西一下子就有了性格,有了温度。
别总想着教育用户你的技术有多牛。没人关心那个。人们只关心自己。关心自己的感受,关心自己的生活能不能因为这个东西,变得好那么一点点。
你的任务,就是找到那个“好一点点”的瞬间,然后用最能触动人心的语言,把它描绘出来,递到他面前。
去感受,去想象,去替他们说出心里最渴望的那句话。
别再跟人聊参数了,聊聊生活吧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