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每次拿到电费单,我都会下意识先瞟一眼那个总额,心跳都跟着数字蹦。有好几个月,我家的电费简直像个失控的野马,后来我拿着放大镜一个个排查,你猜怎么着?那个默不作声挂在浴室里的热水器,简直就是家里的“电费刺客”,头号嫌疑犯。
一开始,我也在那个世纪难题里纠结:热水器这玩意儿,到底是24小时开着,还是用完就关?

网上的说法五花八门,跟辩论赛似的。我,一个行动派,自己肉测了两个月。
直接给你们看我的账单结论吧,别走弯路了。
如果你跟我一样,是个标准的上班族,朝九晚五,白天家里基本没人,或者就晚上集中用那么一下热水。那我拜托你,养成随手关掉的习惯。让它在你上班摸鱼、挤地铁的时候还呼哧呼哧地烧着保温,那烧的不是水,是你的钱。别信什么“反复启动更耗电”的鬼话,那是针对极短时间内的,你这都隔了八九个小时了,保温消耗的电量,早就把那点启动电量甩出八条街了。
但,如果你家是那种情况,比如家里有老人小孩,一天到晚都得用热水,洗个手、冲个奶瓶什么的,用水时间相当分散。那你就让它老老实实开着吧。这种情况下,反复加热到指定温度,确实比一直维持那个温度要费劲儿。
找到适合你家节奏的方法,这第一步,就能帮你省下一笔不大不小的开销。
然后,咱们聊聊那个温度设置。
我见过太多人,包括以前的我,喜欢把温度调得巨高,六七十度,感觉这样才有安全感。洗澡的时候呢,又觉得烫得嗷嗷叫,再兑上一大堆冷水。
你品,你细品。这操作是不是有点…多此一举?你费了那么多电把水烧到滚烫,然后再用冷水把它降温,能量就这么白白浪费在水管里了。
我的建议是,把温度调到你洗澡时觉得刚刚好,甚至稍微温吞一点点的程度。比如40-45度,这个区间足够了。这样你洗澡时,几乎不用怎么兑冷水,出来的就是理想温度。从源头上就杜绝了浪费。
试试看,体感上没差,电费单会给你一个惊喜的。
还有一个藏得很深的细节,很多人都忽略了。
特别是储水式的电热水器,用久了,内胆里会结一层厚厚的水垢,跟给加热棒穿了件“铠甲”似的。加热棒要先把这层铠甲焐热,才能轮到里面的水。你想想,这效率得多低?加热时间被无情拉长,电表能不撒欢儿地跑吗?
所以,隔个一两年,记得给它来一次大扫除,找专业师傅清洗一下内胆。清出来的水垢能吓你一跳。这不仅是为了省电,也是为了水质更干净,对皮肤也好。
这几个习惯,真的,不用你额外花一分钱,就是动动手指头,改个观念的事儿。但一个月、一年下来,省下的电费,买排骨它不香吗?
把电费的主动权,从那个红色跳字的小盒子里,夺回来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