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在搞明白这玩意儿之前,我一直以为它跟电热水器是一回事。不就是用电吗?那不就是个“热得快”的放大豪华版?费那么多电,还装个大大的外机,图啥呢。
直到后来,我才发现我错得有多离谱。

这东西的核心,绝了。它根本不是在“制造”热量,人家是个大自然的搬运工。对,你没听错,搬运工。它不生产热,它只是空气里免费热量的搬运工。
整个过程,你可以想象成一个特别勤快的小伙子在跑腿。
第一步,他先跑到室外。室外机那个大风扇呼呼地转,其实就是在“吆喝”,把大量的空气喊过来。然后,一种叫“冷媒”的神奇物质,就作为这个小伙子,开始在盘管里流动。它特别牛,哪怕是冬天冷飕飕的空气,对它来说都跟个大暖炉似的。它就这么在室外,把空气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,但实实在在存在的热量,统统“吸”到自己身上。然后,它就从液体变成了气体,跟水蒸气似的,揣着一身“热气儿”准备进屋。
接下来,关键先生出场了——压缩机。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能量泵站,或者一个“魔鬼筋肉人”。这个刚刚在外面吸饱了热量、变成气体的冷媒小伙,一进到压缩机这里,就被玩命地挤压。你想想,气体被使劲压缩,会发生什么?温度和压力剧增!就像你给自行车打气,气筒都会变热一样。这么一搞,冷媒小伙一下就被搞得又热又压抑,温度能飙到八九十度甚至更高。
现在,这个浑身滚烫、能量爆棚的小伙子,就被“赶”去干活了。他流经缠绕在水箱外壁的管道里。你想啊,一个滚烫的东西贴着一个凉凉的水箱,热量会怎么样?那肯定是疯狂地传递过去啊!冷媒小伙就把自己刚刚被压缩出来的一身“火气”,隔着水箱壁,一股脑儿全给了水。水呢,就这么被捂热了。舒舒服服。
干完了活,把热量全都交出去了,冷媒小伙自己也就凉快下来了,累趴了,从气体又变回了液体。然后它再通过一个叫膨胀阀的装置,彻底放松减压,变回那个可以去室外轻松吸收热量的初始状态。
然后,新一轮的搬运又开始了。周而复始。
所以你看,整个过程中,电能主要就用在了让压缩机这个“魔鬼筋肉人”和风扇工作上,是用来驱动“搬运”这个动作的,而不是直接用来加热水。它消耗1份电能,就能从空气里搬运来3到4份的热能,效率高得吓人。
我知道你在想什么。冬天那么冷,零下好几度,空气里哪来的热量给它搬?问得好。物理学上,只要不是绝对零度(也就是零下273.15℃),任何物体都是有热量的。零下10℃的空气,在冷媒眼里,那依然是热乎乎的能量源泉,搬就完了。
是不是挺颠覆的?它玩的不是硬碰硬的电热转换,而是四两拨千斤的乾坤大挪移。把空气中那些我们感知不到、白白浪费掉的能量,聪明地收集起来,变成了你家浴室里温暖舒适的热水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