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每次交电费,我的心都跟着那个数字咯噔一下。家里头号“吃电怪兽”,不是空调,也不是冰箱,就是那个安安静静挂在卫生间的储水式热水器。尤其是看到上面那三个档位,一档、二档、三档,我以前就觉得,这不就是小火、中火、大火嘛,天冷就开大,天热就开小,多简单。
直到有一次,我盯着那个刺眼的账单数字发了半天呆,才猛然醒悟,我可能……从一开始就想错了。这三个档位,根本就不是简单的水温调节器,它背后藏着的是功率的秘密,是咱们钱包厚度的玄机。

琢磨透了之后,我家的电费账单,那个数字是实实在在地往下掉。
夏天,你是不是也跟我以前一样,觉得反正要洗澡,档位就那么搁着,懒得动?大错特错。夏天自来水本身温度就不低,我们洗澡也就是冲个凉,根本不需要它“火力全开”。我就直接把它拧到一档,那个最低的功率。加热速度是慢了点,但夏天谁会急着用滚烫的热水啊?就让它那么温吞吞地保温着,耗电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。洗澡的时候,水温刚刚好,不冰也不烫,舒服得很。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,一个夏天下来,省下的电费都够我喝好多杯奶茶了。
春秋两季,天气最是宜人。这时候二档就成了我家的常驻嘉宾。这个档位,我觉得是设计师的“黄金分割点”。它不像三档那么猛,电表不至于转得飞起;也不像一档在微凉的天气里显得那么“力不从心”。用二档加热,速度和耗电量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。一家人晚上轮流洗澡,水温足够,接续也快,完全不会有洗到一半水变凉的尴尬。
最考验人的就是冬天了。冷得直哆嗦,就想冲个滚烫的热水澡。这时候三档的诱惑力简直是MAX。我承认,我也会开三档。但我的用法,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。我不会让它24小时都处在三档这个“战斗模式”。那不叫洗澡,那叫烧钱。我的办法是,在准备洗澡前半个小时,一个小时,果断开到三档,让它用最快的速度把整胆水加热到我们需要的温度。等家人都洗漱完毕,或者晚上睡觉前,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调回一档保温,甚至直接关掉。
你想想看,热水器的保温层也不是吃素的。在高效加热后,里面的热水能保持很长时间的温度。让它用低功率去维持这个温度,或者干脆让保温层自己工作,远比让它一直用最高功率在那里反复加热要明智得多。
还有一个关于要不要一直开着的问题。我家就俩人,上班族,用水时间特别规律。所以我们都是回家后才开,睡前就关。但如果你家人口多,白天老人孩子都在家,时不时就要用热水,那一直开着,调在合适的档位上,可能反而比反复开关、反复把冷水加热到高温要更省。
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,你得摸清自己家的生活脉络。
反正自从我这么一通操作下来,看着每个月那个可爱的电费数字,真有种斗智斗勇胜利了的快感。那个曾经让我肉疼的“电老虎”,现在也变得温顺多了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