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半夜,迷迷糊糊听见滴答声,还以为是窗外下雨。
翻了个身,脚一沾地,我的天,那冰凉刺骨的感觉一下就让我从梦里弹了起来!

完了。
脑子里就这俩字。开灯一看,卫生间门口已经汪起一小片水洼,而那罪魁祸首,正是墙上那个默不作声的热水器,它正顺着底座,一滴一滴,坚定又无情地往地上“吐”水。
那一刻,脑子嗡的一声,什么水漫金山、楼下邻居的天花板、这个月的水电费……各种恐怖片情节闪电般划过。
相信我,如果你也遇到了这情况,先别急着找抹布,也别去研究到底是哪儿漏了。
第一件事,也是唯一一件事:冲过去,断电!
拔插头,要是够不着就直接去配电箱拉闸!水和电凑一块儿是什么后果,这不用我多说了吧。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,永远!
电断了,心里的石头先放下小小一块。
第二步,关水。热水器上一般都有两个阀门,连着冷热两根水管。找不到或者拧不动?那就更干脆点,直接去关掉家里的总水阀。先让它别再“进货”了,这漏水的势头才能控制住。
好了,现在场面暂时稳住了。你可以拿起盆,拿起桶,把残局收拾一下,然后,开始我们真正的破案环节。
你得像个侦探,仔细瞧瞧,这水,到底是从哪个“伤口”流出来的?
情况一:某个阀门在“流眼泪”。
你瞅瞅机身上那个通常带个小扳手的小阀门,叫安全阀还是泄压阀来着,是不是它在那儿滴水?如果只是偶尔滴几滴,尤其是在加热的时候,那它可能是在正常工作,排出多余压力。但如果它没完没了地流,跟开了个小水龙头似的,那可能是阀门坏了,或者你家水压真的太高了。这种换个阀门不算大事,但如果你自己没把握,最好还是别乱动。
情况二:管子连接处在“冒汗”。
这个最常见。就是冷热水管和热水器接口的地方。你用手摸摸,看看是不是那里的螺帽松了,或者里面的密封圈老化了。我家上次就是这里,找了个扳手,顺时针,稍微,注意是稍微,用点力气拧紧了那么一点点,嘿,它居然就不漏了!当然,要是拧紧了还漏,那八成是里面的胶圈寿终正寝了,得换个新的。
情况三:机身本体,在漏。
这是最最糟糕,也是我最不希望你遇到的情况。
如果你看见水是从桶身的金属外壳上渗出来的,特别是还带着点锈迹斑斑的颜色……
朋友,听我一句劝。
别想了,补不了。
真的,别信网上那些用什么胶水、密封膏去糊一下的“偏方”。热水器内胆承受的压力和温度变化,根本不是那些玩意儿能顶得住的。这说明内胆已经腐蚀穿孔,它已经彻底“退休”了。强行修补,那就是在家里放了个不定时的炸弹。
这种时候,唯一的选择就是,换新的。
别犹豫,别心疼钱。一个新热水器的钱,跟一次家里被淹、或者更严重的安全事故比起来,简直不值一提。
所以,你看,热水器漏水这事儿,有时候是虚惊一场,自己动动手就能解决的小麻烦;但有时候,它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警告信号。
关键在于,冷静下来,先保安全,再做判断。
实在搞不明白,或者一看就是个大工程,别逞能,该摇人就摇人。打个电话叫专业的师傅上门,花点检查费,也比自己稀里糊涂捅了娄子强。毕竟,咱的家,可经不起这么折腾啊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