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讲,我家刚换上那个大白罐子的时候,我也是一脸懵。就觉得,插上电,调个温度,不就完事儿了?结果第一个月的电费单一到手,心都凉了半截。罪魁祸首,就是它。
那个挂在墙上的大家伙,真不是个省油的灯。你以为你不洗澡它就在休息?天真了。它就像个兢兢业业却有点憨的伙计,你不发话,它就傻乎乎地在那儿烧啊烧,水凉了一点就赶紧加热,生怕你下一秒就要用。二十四小时待命,那叫一个费电。

后来我才琢磨明白,跟它打交道,得用点巧劲儿。
你别让它全天候开着。这绝对是第一条铁律。想想看,你一天能洗几次澡?大部分时间,那满满一罐热水都在那儿默默地流失温度,然后它又吭哧吭哧地烧回去。这不就是把电费往水里扔嘛。
我的做法是,把它的工作和我的生活节奏绑在一起。比如,我习惯晚上九点洗澡,那我就定个时,让它提前一个钟头,也就是八点左右开始工作。一个小时,足够把水烧到滚烫了。洗完澡,直接关掉电源或者让它进入保温模式。早上起来要用热水洗漱,也可以同样操作。现在很多机器都有预约功能,简直是为我们这种懒人量身定做的。闹钟一响,它也开工了,多和谐。
然后是温度设定,这里头也有讲究。别,千万别,一上来就把温度拧到最高,什么75度、80度的。没必要。水温太高,不仅烫得人龇牙咧嘴,还得兑半天冷水,而且还会加速内部水垢的形成。我一般就设在65度上下,夏天甚至更低点。这个温度洗澡,体感刚刚好,温温热热的,舒服得能哼出歌来,关键是,它能省下不少加热的功夫。
还有个很多人都忽略的点。就是那根藏在里面的镁棒。这玩意儿是消耗品,说白了就是替你家热水器内胆去“牺牲”的,防止内胆被腐蚀。大概一两年,你就得找师傅来看看,该换就换。顺便,也该给内胆来一次大扫除,把里面的水垢清一清。不然,厚厚的水垢裹着加热管,加热效率变得奇差无比,那电费还不是蹭蹭往上涨。
要是你准备出远门,比如旅游或者回老家待个十天半个月的。别犹豫,直接把电源拔了。让它彻底放个假,你也给自己的钱包放个假。
你看,就这么简单几下,它就从一个电老虎,变成了贴心的小棉袄。用之前,花一分钟想想你的习惯;用之后,随手给它一点关怀。这样,你才能真正享受到热水包裹全身的幸福感,而不是对着电费单发愁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