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当初撺掇我爸妈在屋顶上安这大家伙,我心里也直打鼓。毕竟不是个小数目,而且这东西吧,不像电视冰箱,好不好用,邻里之间也没个统一的说法。现在,三年过去了,那亮闪闪的集热管都看顺眼了,总算能理直气壮地聊聊它到底是个什么“脾气”。
一句话先撂这儿:晴天的时候,它就是神。

你体会过那种感觉吗?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上,你知道屋顶上那个沉默的家伙正在帮你“赚钱”。那种洗澡、洗碗、洗衣服,热水哗哗地流,心里却一点不为电费或燃气费发慌的踏实感,简直了。尤其是夏天,那水温噌噌往上涨,有时候烫得你得兑好多凉水。我妈最喜欢这点,下午淘米洗菜,接出来的都是温水,直夸这钱花得值。那段时间,家里的燃气热水器基本上就是个摆设,连插头都懒得插。就一个字:爽。
但是,这“神”也有打盹的时候。
它毕竟是靠天吃饭的家伙。你别指望它在连着下了一个星期雨的冬天,还能给你提供滚烫的热水。那是不现实的。连续的阴雨天,水温就跟蔫了的白菜一样,提不起精神,顶多也就是个温吞水,洗把脸还行,想舒舒服服洗个澡?门儿没有。
这时候就得启动电辅热了。一按开关,听着加热棒工作的声音,心里那点“用免费能源”的优越感瞬间就没了。说白了,它就是个混动车,有油(太阳)的时候省,没油(太阳)的时候,就得烧电。所以,如果你住在那种一年下两百天雨的地方,我劝你三思。这东西的幸福感,是和阳光指数直接挂钩的。
用了这么久,我觉得它改变了我一个生活习惯。
现在我养成个毛病,早上起来先看天。要是大晴天,心里就特有底,知道今天全家老小的热水都被太阳承包了。要是乌云密布,就得盘算着,是不是要省着点用,或者提前把电辅热打开。挺有意思的,感觉自己跟个老农似的,生活节奏都跟天气捆绑了。
所以你要问我诺芝这玩意儿到底行不行,我没法简单地用“好”或“不好”来回答。
它不适合所有人。住高层鸽子笼的,没地方装;追求随时随地、任何天气都有极限热水的,它偶尔会让你失望。
但如果你家有个能晒到太阳的屋顶,你也愿意为了长远的节省和那份来自阳光的暖意,去接受它偶尔的“小脾气”。那它真的很不错。它不是一个完美的家用电器,更像一个你得去适应和了解的家庭成员。晴天它给你惊喜,阴天你多担待它。
它就是我们这种人家,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一个小确幸吧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