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,热水器这东西,真是居家过日子的一大“玄学”。尤其咱们用的美的,颜值是没得说,设计感也挺强。可有那么一阵子,我老犯愁,洗澡洗到一半,突然一股凉意袭来,那酸爽劲儿,真是从头皮麻到脚指头。心想,这水到底还剩多少啊?就为这事儿,我可没少对着那机器琢磨,跟个老学究似的。
你家那台美的热水器,是不是也跟你玩“捉迷藏”呢?我说的“水位”,其实通常指的是热水存量,毕竟储水式热水器,水是加热了才有的。这玩意儿,它不像水壶,透明的,一眼就能看到底。美的呢,它有它的“小心思”。

第一招:屏幕,屏幕,你藏哪儿了?
如果你家的美的热水器是比较新款的、智能一点的,它八成会在机身正面或者侧面,有个小小的LED显示屏。别小瞧这块屏,它可是个“话痨”!仔细瞧瞧,上面是不是有个百分比的数字,或者干脆就是几格电量条一样的图标?对,那就是它的“水位”显示了。比如显示80%,那就是还有八成热水。有时候它也会显示当前水温,别混淆了,温度是温度,容量是容量。要是屏幕上只有温度,那你就得结合一下你上次烧水是啥时候,烧了多久,家里有几个人洗澡,心里有个大致的数。嗯,这就有点考验你的生活经验了。
第二招:灯光,灯光,请指引方向!
要是你家那位美的,走的不是“数字路线”,而是那种简洁到极致的“灯光路线”,那可就得好好盯着那几颗小灯珠了。通常,它们会以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的闪烁方式来“汇报军情”。比方说,可能一排灯亮,表示满水或满容量;亮一半,那就是剩一半;只剩一颗孤零零的红灯在闪,那可就得小心了,那多半是在警告你:“伙计,水快没了,赶紧的!”。有些还会用蓝色、绿色、红色来区分,绿色代表热水充足,黄色代表正在加热,红色就是告急了。这些小细节,说明书里其实写得明明白白,但我相信大部分人,包括我,都是用到了“卡壳”才想起来翻那本尘封已久的“天书”。
第三招:靠“感觉”和“习惯”的玄学大法!
这一招呢,纯属个人经验分享,不保证百分百准确,但关键时候能救急。
- 听声音: 洗澡的时候,如果热水器突然开始咕噜咕噜地响,声音还挺大,或者突然出现加热的电流声,那说明它正在“努力工作”,给你补水呢。这通常发生在热水消耗了一部分,它自动启动加热模式。反之,如果一直安安静静的,而你也用了挺长时间的热水,那可就得绷紧神经了。
- 看用水时长: 别光顾着舒服,心里得有杆秤。你家热水器是50升的还是80升的?一个人洗澡大概多久能把水用完?两个人呢?如果你平时洗个头冲个澡最多15分钟,结果今天泡了个澡,还洗了衣服,那不用看屏幕也知道,水位肯定“岌岌可危”了。我自己就常常是洗完澡顺手摸摸热水器外壳,如果感觉温度明显降下来,甚至有点凉了,那基本上就能断定,下一位使用者可能要体验“冰火两重天”了。
说到底,美的热水器的“水位”查看,它并不是那种直白到肉眼可见的物理水位,而更多的是通过科技手段,比如内置的温度传感器、流量计,结合程序运算出来的一个“容量预估”。知道这些小窍门,至少下次洗澡的时候,心里能有个底,不至于被那突如其来的冷水吓得魂飞魄散。毕竟,谁也不想在寒冬腊月,体验一把“透心凉”的刺激吧?多留意一下你家的“小美”,它会给你反馈的,只不过你需要学会读懂它的“暗语”罢了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