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没亲手拆开过自己家热水器的人,可能永远都想象不到里面是怎样一个“精彩”的世界。我就是那个曾经天真的人。直到有一次,感觉家里热水流速变慢,加热也好像没以前给力,才动了心思。
一切的源头,就是那根藏在热水器深处的,平时根本没人会提起的——镁棒。

那玩意儿抽出来的时候,我跟你讲,简直像是从哪个末日电影片场捞出来的道具,表面坑坑洼洼,挂满了灰白色、黄褐色的结晶体,黏糊糊的,还带着一股子铁锈混合着什么东西的怪味儿。它本该是根光滑的金属棒,现在却胖得不成样子,像个长满了丑陋珊瑚礁的权杖。
就是它,在替你家热水器的内胆“慷慨赴死”,消耗自己,防止内胆被水腐蚀。但它牺牲的产物,那些水垢和杂质,就成了堵塞和影响效率的元凶。所以,动手吧,别犹豫。
动手前,天大的事儿都得放一边,先干三件:断电!关水阀!泄压!
电闸,拉掉!不是只关热水器开关,是总闸箱里管热水器那个。进水阀门,拧紧!然后打开热水龙头,再拧开那个小小的泄压阀,你会听到“呲”的一声,水就哗啦啦地往外流。找个盆接好,这个过程需要点耐心,让它慢慢流。
水放得差不多了,就该主角上场了。找到镁棒的位置,通常在排污口的旁边或者就是排污口本身,一个大螺母。你需要一个大号的套筒扳手,别用活络扳手,容易把螺母拧花,到时候哭都来不及。
使劲一拧,可能会听到“嘎嘣”一声,那是水垢和螺丝长久“纠缠”后的分离。拧开它,慢慢、慢慢地把那根“珊瑚礁权杖”抽出来。做好心理准备,别被眼前的景象吓到。
接下来就是清洗环节了。
别用钢丝球那种硬家伙去猛刷,会破坏镁棒表面的。找个旧牙刷或者小刷子,先轻轻地把表面那些松散的大块头敲掉、刷掉。你会发现,簌簌往下掉的,都是你家水质的“勋章”。
然后,精髓来了。找个塑料桶或者盆,兑点白醋或者专门的除垢剂,温水就行。把这根饱经沧桑的镁棒放进去泡着。就像泡茶一样,给它点时间。你会看见,水里开始冒起细密的小泡泡,那是酸在和水垢发生反应。
泡个一二十分钟,拿出来,再用刷子去刷。这时候那些顽固的附着物就变得听话多了,一刷就掉。来回重复几次,直到它露出金属的本色。虽然不可能恢复到全新的样子,但至少,它变回了一根“棒”,而不是一坨“怪石”。
冲洗干净,擦干。
但是,这里有个特别重要的分水岭:如果你的镁棒已经被腐蚀得只剩下细细的铁芯,或者变得很短,坑坑洼洼特别严重,那就别费劲洗了,直接换根新的。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,再用下去也没意义了。清洗,只适用于那些“尚有余力”的镁棒。
把处理好的镁棒重新装回去,拧紧。然后开进水阀,等热水龙头有水流出来,就代表内胆的水满了。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,再通电。
整个过程下来,腰酸背痛,手上可能还有点脏。但当你再次打开热水,感觉水流都变得顺畅有力,心里那点成就感,简直了。这不只是省了请师傅的钱,更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掌控感。这感觉,谁懂?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