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里最幸福的瞬间,大概就是顶着一身寒气冲进浴室,拧开花洒,一股暖流从头浇到脚。啊,活过来了。
但这背后,那个挂在墙上、默默无闻的大家伙,你真的会用吗?

我以前就特傻,搬进新家,看着那个带显示屏的白色铁罐子,心里直犯怵。总觉得这玩意儿又费电又危险。结果就是,要么常年开着,每个月看到电费单都心头一紧;要么就是洗澡前一小时才想起来开,水温忽冷忽热,洗个澡跟打仗似的。
后来住久了,跟它斗智斗勇,才算摸出点门道。
首先,那个温度,你别上来就调到最高的75度。真的,没必要。夏天的时候,我一般就设个55度左右,足够了。冬天冷,可以调到65度。为啥不拉满?因为温度越高,加热越慢,保温过程中热量散失也越快,纯纯的浪费电。而且75度的水兑上冷水,你实际用的水温也就四十多度,何必让它在内胆里那么“激动”呢?烫得龇牙咧嘴的,图啥。
然后是最核心的问题:到底要不要24小时开着?
你想想看,就跟你烧开水一个道理。你会让家里的电水壶24小时不停地烧了又烧吗?当然不会。电热水器也一样,它就是个大号的、保温性能好点的电水壶。
我的用法是这样的:如果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家里白天没人。那最佳方案就是:下班路上,用手机APP(现在很多都智能了)提前一小时打开,或者用它的定时功能。回到家,热水正好。洗完澡,果断关掉。让它也歇歇。
如果你家人口多,从晚上六点到十点,洗澡的人一个接一个。那就在这段时间里让它一直开着,保持恒温。等最后一个人洗完,关掉。
要是你像我一样,偶尔在家办公,或者家里总有人。那可以分时段加热。比如早上洗漱用热水,那就早上开一小会儿。晚上集中洗澡,那就傍晚再开。别让它傻乎乎地全天候待命。
说个安全的事儿。这个事儿,我得掰开揉碎了说。
那个带小按钮的插头,你别嫌它丑,那是你的“救命符”,学名叫漏电保护器。每个月,想起来就按一下那个“试验”按钮,如果能正常跳闸断电,再按“复位”恢复,说明它在正常工作。一定要试试!
至于洗澡的时候要不要拔插头?听我的,拔!虽然现在的产品都有各种保护,什么防电墙之类的。但电器这东西,没有百分之百。拔掉插头,就是从物理上彻底断开电源,这比任何电子保护都来得实在。就多一个弯腰的动作,换来的是心里踏实。
顺带提一嘴,你可能不知道,热水器里面有根叫“镁棒”的东西,是消耗品,大概一两年就要换一次。它就像个卫士,专门牺牲自己,防止水垢腐蚀内胆。要是长时间不换,加热效率会变低,更费电,还有可能把内胆搞坏了。可以找找说明书,或者问问品牌售后,定期给它做个“体检”。
你看,这么一琢磨,它是不是也没那么复杂?它不是个供起来的祖宗,也不是个吞电的猛兽。你稍微了解一下它的脾气,它就能老老实实、又省钱又安全地为你服务。
去吧,跟它搞好关系,然后舒舒服服地冲个热水澡。
评论